新周刊第4期封面
  2013中國電視榜
  小屏,你好!
  2013年,中國觀眾聊的是:來自紙牌屋的你去哪兒?
  節目來自電視也來自網絡,觀眾看的是TV、PC、Pad和Phone。錶面是新受眾、新渠道、新內容的融合,背後是新文化和新方式的演進。從電視大屏到電腦、平板和手機小屏,電視傳播在慢慢嬗變。屏幕變小以後,電視更無所不在。
  今天的中國電視人,比中國絕大多數行業都要上進、創新得多。他們除了傳媒人的屬性,還是生活方式製造商和流行文化推手。他們應對以80後觀眾為代表的趣味和觀看方式,從歌唱到舞蹈、從草根到明星、從競賽到勵志、從單身到家庭,窮盡著節目題材和形態的可能性,並延伸到多屏上決戰影響力。
  另一邊,互聯網視頻播出平臺也在加緊實施自己的跨屏戰略。他們是電視臺的小伙伴,也在挑戰傳統電視。他們堅信,手機小屏幕將成為未來收視第一屏。
  時間、地點、收視體驗,都在影響觀眾選擇點亮哪塊屏、看哪家的節目。在大屏、中屏、小屏共同繁榮的今天,電視人專業優勢大,視頻客成長潛力強。
  “中國電視榜”迎來第15屆,2013年中國電視年度成績單發佈,褒獎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最受追捧的電視熱潮、最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最具影響力的電視頻道。同期頒佈的,還有第2屆“中國視頻榜”。
  註定,未來是一場電視人和視頻客陪伴中國觀眾成長的牽手旅行。
  2013中國電視榜
  2013中國電視榜推薦委員會
  (按姓氏筆劃排序)
  於    丹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    東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
  馬家輝  香港作家、《明報》世紀副刊創意策劃
  韋    青  微軟大中華區Windows產品部總經理
  尹    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石述思  電視策劃人、評論人
  朱向陽  優酷土豆集團首席內容官
  朱學東  資深傳媒人
  劉    春  資深傳媒人
  李    幸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陸    曄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    彤  新浪網執行副總裁、總編輯
  陳朝華  《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南都周刊》、《南都娛樂周刊》出品人
  張頤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
  胡智鋒  中國傳媒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代傳播》主編
  袁    岳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黃升民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教授
  喻國明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年度電視頻道
  湖南衛視
  提名: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央視綜合頻道/浙江衛視
  從《我是歌手》到《爸爸去哪兒》,它總是能準確把脈,敏銳地捕捉到國民心態,縱情撩撥觀眾情緒,讓人們回歸家庭,回到客廳,重新愛上電視。它一次又一次用遙控器與營銷賬本向世人證明,它是一條能在夾縫中頑強生存的電視鯰魚,它是中國的快樂發展商與娛樂供應商。
  年度電視節目
  《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開講啦》(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 (併列)
  提名:《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非誠勿擾》(江蘇衛視)/《開講啦》(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我是歌手》(湖南衛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央視科教頻道)
  五個潮爸,五個萌娃,兩天一夜,人在囧途,一檔親子戶外真人秀,在一片轉椅聲和拍燈聲中殺出重圍,引爆中國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愛話題,開創了電視湘軍又一個現象級節目。它充滿正能量,激發了國人對親情的渴望和珍視,並讓萬千觀眾反思現代親子關係。它獨創了“去哪兒”語體,首創了將電視節目搬上大銀幕的票房奇跡。
  一位嘉賓,十五分鐘演講,十位青年代表,三百位觀眾,一個舞臺,一期《開講啦》。這是一堂偶像與青年的公開課,這裡沒有演講臺、沒有演講稿、沒有提詞器,這裡只有真話、只有過來人語、只有掏心掏肺。一個不端不裝的偶像與一群新銳的時代青年,在這裡碰撞思想、尋找價值觀、交換生命感悟,這是一場真誠而溫情的心靈對話,這是中國版的TED。
  年度節目主持人
  撒貝寧(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開講啦》)
  提名:何炅(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慄坤(北京衛視《大戲看北京》)/孟非(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撒貝寧(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開講啦》)/趙屹鷗(深圳衛視《年代秀》)
  他是刺破沉悶底色的一道陽光,是國字號里的招牌開心果,他一面“長得像法律”,另一面卻是鄰家“綜藝小王子”。說學逗唱跳,樣樣好手,會自嘲,會玩樂,不再正襟危坐,不再一本正經,少了沉重,多了歡樂,他不再只是法律界的“小撒”,也是娛樂界的“小撒”。
  最佳時評節目
  (空缺)
  提名:《東方直播室》(東方衛視)/《24小時》(央視新聞頻道)/《關鍵洞察力》(深圳衛視)/《說天下》(遼寧衛視)/《新聞晚點名》(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
  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
  (空缺)
  提名:白岩松(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梁宏達(遼寧衛視《老梁觀世界》)/駱新(東方衛視《東方直播室》)/邱啟明(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晚點名》)/楊悅(遼寧衛視《說天下》)
  最佳談話節目
  《開講啦》(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
  提名:《財經郎眼》(廣東衛視)/《大戲看北京》(北京衛視)/《今晚80後脫口秀》(東方衛視)/《開講啦》(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首席夜話》(央視綜合頻道)
  它攜誠意而來,廣邀青年榜樣打造出課題最多元的電視講堂、最具思維跨度的談話節目。它講個人故事,測社會體溫,在清談中輸出觀點,在熱議中提供心得。它抹去了老師和學生的界限,帶來原汁原味的現實價值觀,用平等的視角開啟觀念的碰撞,也奉獻出充滿常識、邏輯清晰的話語場。
  最佳談話節目主持人
  撒貝寧(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開講啦》)
  提名:樂嘉(央視綜合頻道《首席夜話》)/慄坤(北京衛視《大戲看北京》)/撒貝寧(央視綜合頻道/唯眾傳媒《開講啦》)/王牧笛(廣東衛視《財經郎眼》)/王自健(東方衛視《今晚80後脫口秀》)
  從《今日說法》到《開講啦》,他以主持法制節目的歷練和主持綜藝節目的經驗為談話節目拓展了新的空間。他真誠而不矯情,思辨中有自省,以敏銳延展話題,以交流促成思考。他與嘉賓相得益彰,並讓後者精彩紛呈。他懂得對照當下設問未來,引導年輕人學會追問,也記錄下這個時代的心態。
  最佳娛樂秀
  《我是歌手》(湖南衛視)/《全能星戰》(江蘇衛視)(併列)
  提名:《百變大咖秀》(湖南衛視)/《全能星戰》(江蘇衛視)/《我是歌手》(湖南衛視)/《舞林爭霸》(東方衛視)/《中國好聲音》(浙江衛視)
  中國第一檔職業歌手競技賽,把60後、70後、80後、90後唱將集結在同一個舞臺,不問年齡出身成就,以歌藝定輸贏。每期七首歌七種重新演繹,激活記憶中的旋律,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找到共鳴之音和情感焦點。歌手主持,歌手主唱,歌手主演,從幕後到台前儘是故事,把電視節目做成了最多人觀賞的群星演唱會。
  最具話題性的明星音樂真人秀,以“全能”為關鍵詞,激發明星音樂潛能。搖滾、民族、嘻哈、戲曲、美聲、爵士,每期設定不同音樂風格挑戰明星極限,為耳朵提供新鮮養料。臺上8位明星壓力山大,臺下8位製作人各執己見,現場500名觀眾全情代入,期期鏖戰,呈現出一場真實、殘酷、有人情味的視聽盛宴。
  最佳娛樂秀主持人
  趙屹鷗(深圳衛視《年代秀》)
  提名:郭德綱(江蘇衛視《非常了得》)/何炅(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撒貝寧(央視綜合頻道《夢想星搭檔》)/沈濤(浙江衛視《愛情連連看》)/趙屹鷗(深圳衛視《年代秀》)
  2013年最引人註目的萌大叔,一副CCTV主播的磁性嗓音+上海老克勒的儒雅外表+超級能演的上戲底子。他擁有26年藝齡和9家衛視13檔節目的主持經驗,沉穩、大氣、幽默、有氣場。在主打明星代際互動的《年代秀》中,他輕鬆穿越,跟60後的老薑和00後的奧特曼都有共同語言,中國人60年的光影記憶和風尚文化在他的主持下一一呈現。
  最佳生活類節目
  《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提名:《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變形計》(湖南衛視)/《廚王爭霸》(央視財經頻道/大陸橋)/《非誠勿擾》(江蘇衛視)/《養生堂》(北京衛視)
  這檔根植生活的親子真人秀,瞬間成為熒屏黑馬,把觀眾目光從等愛的女嘉賓身上轉移到缺愛的孩子身上。明星爸爸72小時單獨照料萌娃,從一開始的束手無策到最後的親密無間,缺席的父愛在這裡補位,久違的童真在這裡重現。他們不是在演戲,卻演繹了當下中國社會最真實的親子互動,也建立起日常生活中難得的默契親情。
  最佳生活類節目主持人
  方瓊(河北衛視《家政女皇》)
  提名:方瓊(河北衛視《家政女皇》)/李響(江蘇衛視/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職來職往》)/彭宇(江蘇衛視《芝麻開門》)/王小騫(央視財經頻道/大陸橋《廚王爭霸》) /朱軼(央視財經頻道《一槌定音》)
  她是電視上最甜美喜慶的中國媳婦。從跟超級寶寶打成一片開始主持之路,做媽媽後轉型成為“家政女皇”,5年來她耐心“叨叨”,陪你逛超市、下廚房、掃衛生,甚至手把手地教你給老公打領帶。她把主婦關心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養生保健當成最高事業,源源不斷提供妙招,融入詼諧與調皮,提醒你圍著家庭轉的女人也可以很可愛。
  最佳人文節目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央視科教頻道)
  提名:《國家大劇院》(央視綜合頻道)/《漢字英雄》(河南衛視/愛奇藝)/《雙城記》(東方衛視)/《特別呈現》(央視科教頻道)/《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央視科教頻道)
  這檔電視競技節目,在鼠標鍵盤時代,重新琢磨漢字的橫豎撇捺。它以央視播音員主考、語言文字專家裁判解說、32支代表隊160名選手參賽的陣容,向“提筆忘字”宣戰。它製造了公眾與母語的親密接觸,贏得了推進中學語文教育和提升電視人文素質的雙豐收。漢字背後聽寫者的故事,讓漢字變得有體溫,而同步參與的觀眾也領略到漢字之美。
  2013中國電視榜·榜外榜
  推委會特別大獎
  2014年北京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央視春晚沒做到的,北京衛視做到了。它是最好吃的一頓中國馬年年夜飯,端上來熱氣騰騰有滋有味,走心、真誠、溫暖,好玩、會玩、敢玩,有笑點、有淚點、有槽點,它是業界良心,把人還原成了人,把歡樂還原成了歡樂,把好旋律還原成了好旋律。它向世人證明,沒有辦不好的春晚,只有不會辦的春晚。
  2013年度中國臉
  黃海波
  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到《咱們結婚吧》,從餘味到果然,他以一個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小男人形象,將中國式“經濟適用男”的彷徨與掙扎、勇敢與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在花樣美男當道的熒屏中廝殺出一條血路,成功樹立起“國民老公”的新標桿。在一個剩男剩女盛行的年代,他的存在就是一部現實主義情感教材,促使觀眾重新思考愛情與婚姻,自由與責任。
  劉濤
  她是《賢妻》中的“豪門太太”韓大芸,在婆婆刁難、小三上位的婚姻危機中,完成了一場完美的逆襲。她是《老有所依》中的“夾心女”江木蘭,在“421”家庭的養老困局中,做出了一次勇敢的抉擇。她是中國好妻子,也是中國好女兒,在入木三分地展現著中國女性壓力與尷尬的同時,更積極地為她們提供著自強自立的正能量。
  五萌娃(《爸爸去哪兒》)
  2013年最純真可愛的五張臉,害羞的Kimi、高情商的Angela、風一樣的Cindy、純爺們石頭、溫柔的天天,他們貢獻了這一年電視上的最佳本色演出,第一次電視直播了7歲以下年齡組的喜怒哀樂和內心世界。在這場親子真人秀中,5個爸爸是孩子們的最佳男配角——不是爸爸們成功地學會了跟孩子們相處,而是孩子們以愛接納了他們。
  最接地氣電視嘉賓 寧財神
  他是2013年中國電視屏幕上最搶眼的“綠葉”,也是屌絲時代最接地氣的愛情導師,他以直率、坦誠、睿智的本色演出,為痴男怨女指點迷津,他以愛憎分明的“寧式幽默”,為綜藝節目找回了久違的平常心和真性情。
  最執著的電視舞者 小彩旗
  在2014年春晚現場,她演出“時光使者”,舞動1.3米的長髮,不間斷地原地旋轉4個小時,創造了舞者連續旋轉的世界紀錄。雖然電視鏡頭只是偶爾給到她,但她還是轉到謝幕。她代表的是時間,時間不能停。
  最優質電視製作人 謝滌葵
  他是《變形記》的製作一員,他是《爸爸去哪兒》的幕後操手,在中國代際溝通問題的電視呈現上,他沒有對手。在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他堅持製作真實電視的新聞理想,同時也深諳綜藝與紀實的融合之道,將社會體溫和大眾情緒拿捏得恰到好處,足以成為當代電視人的榜樣。
  最具游戲精神的體育節目主持人 王濤
  他是《爆笑體育》的無釐頭掌門人,是《瘋狂的足球》的幕後推手,他插科打諢,時莊時諧,不走尋常路,把體育解說演繹成繞口令和脫口秀,堪稱解說界最出色的相聲演員。他的聲音是足球游戲里的彩蛋,體育賽事里的喜感觸發器,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用爆笑的方式還原體育的游戲本質。
  最佳電視記者  何潤峰
  他是第一個到達汶川的香港記者,依靠雙腳和一臺衛星電話連續發回報道;他在日本大地震次日、距離福島核電站僅50公里的地方報道核泄漏;他跟隨利比亞政府軍,在北約“斬首行動”的炮火聲中與央視連線。他一直在身體力行地向世界證明:中國記者在現場。
  最具地域交流性電視節目  《雙城記》(東方衛視)
  它立足上海,直擊港台,以多元的視角和敏銳的洞察力,讓新聞當事人跨越地域局限,真正實現了兩岸三地的無縫對接。它是中國第一檔兩岸電視臺同步播放的節目,在跨越海峽的思想交鋒中,我們讀懂了中國。
  最具鄉土本色紀錄片  《鄉村裡的中國》
  一個首次執鏡的攝影師、五個在校大學生,拍出了一部紀錄片版《平凡的世界》。攝影師焦波帶著平均年齡21歲的團隊,在山東省沂源縣杓峪村蹲點373天,他們拍的片子,和最真實的鄉村生活只有一米的距離,也就是攝像機和被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沒有一個場景是經過設計的,沒有一句臺詞是編的,一切都是真的。它是2013年中國紀錄片界的最美收穫。
  最具人氣港台劇  《衝上雲霄II》
  作為“劇二代”,它十年磨一劍,充滿誠意又引領流行,製造了這一年港台劇市場上最多的話題。在口味刁鑽的內地觀眾面前,它從英美日韓劇的剿殺中突出重圍,為式微的港劇做了一次正名,讓人們終於重溫了一把黃金時代的TVB範兒。
  2013中國電視榜 中國電視榜15周年榮譽大獎
  CCTV-1
  它是國家電視臺的第一頻道,擁有中國最豪華的電視人才陣容,擁有最廣泛的受眾基礎和收視範圍。它是中國曆史進程的記錄者,中國前行步伐的觀察者和推動者。它是輿論,它是喉舌,它是陣地,它的一舉一動成為這個國家的符號和風向標。無論在新聞、生活還是娛樂界別,它都有過無數次改革和嘗試,創下中國電視的諸多第一,它本身就是中國電視史。
  鳳凰衛視
  它一鳴驚人,為全球華人立言,為中國觀眾打開新視窗。它以中國電視的觀念刷新者面目出現:開創了主持人的明星化,以風格化欄目組合出最大效益;開掘了資深傳媒人和文化人的第二生命,讓思想積澱出節目的厚重感;開拓了語言的邊界,促成了訪談、脫口秀、點評、辯論等形式的電視化,並以直播引領華人看世界。至今,它已楔入了中國電視新版圖。
  湖南衛視
  它是中國電視娛樂的創立者,是中國選秀時代的肇始者,是中國平民偶像的締造者,是中國青年文化的引領者。它以《還珠格格》揭開電視劇娛樂時代,至今仍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它以超女成就最社會化的選秀模式,“越草根越大聲”,啟蒙公眾表達。它以豐富多元的自製欄目,統治最廣泛的收視地域、最年輕的觀眾群,成就了湖南衛視娛樂帝國。
  江蘇衛視
  它在全國衛視版圖中獨立開拓、後來居上,以謀劃公共議題和全民談資樹立大颱風範。它的定位契合全民的幸福感訴求,在情感寬頻中呈現睿智、犀利、善意、啟蒙。它以《非誠勿擾》折射時代心態,為80後、90後提供舞臺,為60後、70後提供觀察窗,營造情感關係,疏導價值觀。它更有創新節目的衝勁,顯示出中國電視旺盛的成長空間。
  東方衛視
  它以新聞立台起家,以娛樂大台華麗轉身,以地方衛視之力打開全國格局,以上海氣質樹立電視性格。它最早開始資源重整,聚合成SMG的巨大能量;它最早開始全面制播分離,孵化出國內一流的節目製作公司;它最早打造海派電視風格,在草根和明星之間製造出融合維度。它讓電視頻道的娛樂戰場從節目比拼延伸到影響力和氣質的較量。
  《東方時空》
  中國的電視改革從這裡出發,它開啟了中國電視“把宣傳變為傳播”的轉折。真正意義上的傳媒概念和意識從這裡起步,它改變了觀眾打開電視的時間和收視觀念。它是電視人的黃埔軍校,勾畫了一大批電視新聞人的命運軌跡。它第一次將電視臺採訪者和普通觀眾之間的視角拉為平等,重塑了電視新聞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實話實說》
  它用中國人難得的幽默感和平民視角連接著家事國事天下事,創造了一種“說人話”的電視語言。它讓官員、名人和百姓在一個平臺上共話家常,把國家大事舉重若輕地拉成家長里短。它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說出那些年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它既嘲弄權威,針砭時弊,又溫情脈脈,講真善美。它橫空出世又黯然退場,它是中國電視業的遺憾和必然。
  《鏘鏘三人行》
  它開闢了一種另類的新聞漫話形態,以趣味代替結論,以豐富廣博代替深沉深刻,以俗人之心侃天下之事。它影響了知道分子生活中的談話風格,教會了他們百無禁忌,怎麼有趣怎麼說。它是F40閱人無數後世俗的智慧、通透的結果。16年間,F4已成F40,F40年華老去。不變的,依然是華語談話節目的三個杯子和它深夜裡微溫的熱度。
  《非誠勿擾》
  它是各色良家和妖孽女子的生產線,是宅男、渣男、優質男的流水線展示台,還有彪悍的丈母娘隱身其間。它是一部直播狀態的中國社會生活劇,是娛樂化了的社會學樣本。它是一檔婚戀服務節目,卻順勢出產並塑造擇偶標準、生活態度,以及世界觀。這個舞臺,最誠實地表達著這個時代人們內心的溫情、欲望、糾結和混亂。
  《快樂大本營》
  它由湖南衛視製造,繪出了春晚之外的另一種中國電視娛樂版圖。它是網絡時代年輕人仍在看電視的一個證據,是70後、80後、90後、00後共通的記憶和話題,是17年熱度不變的相聚和狂歡,是流水的偶像時代鐵打的舞臺。
  白岩松
  從2000年的最佳新聞主播,到2008年、2009年的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再到2010年的年度知道分子,他不僅是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的最強音,更是電視傳媒人的罕見標桿。他身處國家傳播平臺,以常識和責任感立言,既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總是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國情與民意。多年來,他始終在傳媒現場,以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成為社會劇變中稱職的時事闡釋者、中國夢進程中親和的本土解說員。
  竇文濤
  他是中國電視脫口秀第一人,開啟了中國電視的“三人談”模式,擺著《鏘鏘三人行》的流水席,坐著一聊就聊了整整16年。這是一檔說人話的節目,一場你沒有插話但有共鳴的聊天,一種有熱度有濕度有深度的時代旁白,就像永不消逝的電波。他獨創的這種電視話語,令電視與生活中的知識階層互換談資與學識,率性又智慧,沒有答案,只有啟發,提供了比官方消息和民間話語更貼切的意見表達出口。
  孟非
  他是有價值觀的主持人。他的價值觀,體現在2003最親民的新聞直播節目《南京零距離》里,體現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連續三年的年度節目主持人功力里,也體現在為城市和民意鼓與呼的博客與微博文字里。他有草根情懷、公眾立場和個性聲音。他是中國電視熒屏上最世故又最真誠、最能言又最有節制的光頭佬,幽默又溫情。他掌控現場,給人表達和表現空間,給觀眾享受和回味空間,讓當代國人的各種價值觀零距離交鋒。
  陳魯豫
  她是電視主持界的永動機,她的節目是訪談類中的常青樹。她有一種魔力,能讓任何人在她的沙發上,不設防地說出自己的故事。她不在乎名人的八卦,她捕捉的是時代心靈史。這位2000年和2005年的年度節目主持人,從“說新聞”主持流派的掌門人,完美轉型為最佳談話節目主持人,一直掌握著“話語權”。她堅持超越於電視之外的審美趣味,為三教九流的傳奇人物,設置了一間最適合與觀眾分享的心室。
  何炅
  他是永遠在狀態,永遠青春煥發、零死角的電視節目主持人,17年來他主持的高品質穩定性令人不可思議。他是《快樂大本營》的核心競爭力,是湖南衛視娛樂帝國的綜藝先鋒,也是“快樂中國”口號最貼切的代言人。他集學識、親和力、控制力、急智與喜感為一體,是中國青少年流行文化中最受歡迎的電視面孔之一。他還是主持人星系的恆星,帶動了湖南衛視主持群的成長,共同向社會輸送快樂正能量。
  2013中國視頻榜
  《新周刊》將“視頻瓦解電視”作為2012年中國電視發展的最重要趨勢,並推出首屆“中國視頻榜”,將關註面從傳統電視媒體拓展至發展迅速的新媒體,以對中國電視節目與視頻節目作出全面的觀察。
  年度視頻播出平臺 優酷
  提名:愛奇藝/樂視/騰訊視頻/土豆/優酷
  過去這一年,它拆除電視臺之間的圍牆,跨越國界,以“好看”作為唯一標準,把熱播劇和綜藝節目搬上“小屏”;它挖掘有潛力的草根製作團隊,尋找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製造符合網絡審美的節目和主持人,再把他們輸送給“大屏”。它打破“沙發—電視機”模式的時空限制,開啟移動即時收視的新生活方式,隨時隨地為3億用戶服務,以首次盈利為全行業點燃了希望。走過培養用戶習慣的時代,走過搶版權的時代,走過反盜版時代之後,如今優酷帶來一個以網絡風格與互聯網精神制勝的全新時代。
  年度視頻節目  《侶行》
  提名:《侶行》/《羅輯思維》/《萬萬沒想到》/《一人食》/《娛樂早班機》
  歷時一年半,航行34000海裡,探訪24個國家,作為首檔互聯網真人秀節目,它記錄了一對情侶說走就走的旅行,帶1億網民經歷了一個有著戰亂、荒涼與危險的真實世界。它是一個傳奇故事,也是一部生命教科書,在物欲時代展示了生活的真正價值與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年度視頻節目主持人 王尼瑪
  提名:高曉松/華少/黃健翔/羅振宇/王尼瑪
  豐富的內涵、磁性的聲音、無敵的提問,還有那無敵頭套下的絲襪臉,神秘的王尼瑪是暴走漫畫官方主編,也是《暴走大事件》、《腦殘對話》的主持人。他讓“註定孤獨一生”深入屌絲內心,喊出了小人物的年度心聲。戴著頭套的王尼瑪活躍於屏幕前,如同用最荒誕的敘事手法,去講述一齣出中國的人間喜劇。
  年度製作機構 萬合天宜
  提名:樂視午間自製劇場/靈思沸點影業/萬合天宜/一席/優酷出品
  很少有一個機構集聚了那麼多kuso氣質的創作者,也很少有一個機構,能夠把亞文化推廣得如此風生水起,在網絡上收穫難以置信的點擊量。它以平均5分鐘的內容打敗大製作的熱門電視劇,它是國內新媒體廣告營銷的先行者,它的創意挑戰人們的想象力,它不僅擁有點子,還擁有出眾的文化輸出能力。它的逆襲,展示了互聯網顛覆內容行業的速度與力量。
  年度視頻品牌 土豆映像節
  提名:樂視午間自製劇場/土豆映像節/萬合天宜/優酷2013大師微電影/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
  這是視頻圈內的年度大派對,是草根視頻製作者互動的平臺,它堅持不懈地為年輕人創造著自我展示的機會。它是專業機構發掘人才的寶庫,獨立精神在此萌芽閃耀。它是我們時代的生活映像,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的導演。
  年度視頻頻道 樂視午間自製劇場
  提名:愛奇藝電視劇頻道/樂視體育頻道/樂視午間自製劇場/新浪美式脫口秀頻道/熊貓頻道
  它是第一個網絡視頻定點劇場,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準時開播;它是排第一的熱播網劇製造廠,2013年流量前十名的網絡劇,樂視網自製劇有6部入選;它是每天中午的歡樂時光,用互聯網的氣質、語法與精神,改變了連續劇的傳統形態,在虛擬世界重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檔。
  年度網劇 
  《萬萬沒想到》
  提名:《報告老闆!》/《屌絲男士》(第二季)/《萬萬沒想到》/《我叫郝聰明》/《刑名師爺》
  神一般的編劇將王大鎚的人生演繹得天馬行空,跌宕起伏,笑料百出。它是內容與商業的平衡大師,以它巧妙的結構設計開闢了視頻盈利的新模式,這部低成本製作宣告了新一代的價值觀與話語權,將游戲文化、屌絲文化和基腐文化發揮到極致,擊中了2013年我們社會的笑點與痛點。
  年度微電影  《新年頭老日子》
  提名:《奔跑的鴨蛋》/《狠愛你》/《流浪33天》/《溫暖又舒服的地方》/《新年頭老日子》
  這是一個慈悲的故事,四兩撥千斤的反諷讓它充滿了智慧。一個66歲的老先生在新年的第一天開始反省自己的人生:時日不多,應該跳出庸常,自由去生活。但是,想象中的自由生活也敵不過飢腸轆轆之時一個雞腿帶來的滿足感。吳念真把我們從此岸送到彼岸,最後,在彼岸笑著將人生的雜蕪一筆盪開。
  年度微紀錄片  《某某某》
  提名:《進藏》/《侶行》/《某某某》/《舌尖上的柴火飯》/《通往無之橋》
  他是北大旁聽哥,他們是組團到北戴河看海的19位盲人,她是曾經的蘇紫紫、現在的王嫣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某某某。芸芸眾生中的某某某,平凡到讓人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活法。某某某不是一個人,通過騰訊視頻的挖掘和記錄,“某某某”留下了屬於中國人的時代印記。
  年度資訊節目  《原創精選》
  提名:《暴走大事件》/《大鵬嘚吧嘚》/《豪門》/《微播江湖》/《原創精選》
  它是資訊搬運工,每周兩次,收集全網各種最搞笑、最萌、最熱門的視頻;它是原創扶持者,倡導有創意、有思想、有態度的原創精神;它玩轉一把視頻金剪刀,賣得一手好萌,既是娛樂時代的旁白者,也是資訊時代的帶路人。
  年度動漫 
  《飛碟說》
  提名:《包大人買房記》 /《飛碟說》/《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入學考試》/《一分鐘性教育——給未成年人看的小電影》
  它是網絡時代的《十萬個為什麼》,你想知道的、你還不知道的、你應該知道的,它都負責任地告訴你;它是動漫版的“白岩松”,關心全宇宙的大事要事,點評犀利大膽,還附加一點獃萌。它既談科普,也論時事,是最貼近時代體溫的百科動畫。
  年度視頻服務商 萬科TV
  提名:阿裡TV/愛奇藝“蒲公英計劃”/ Bilibili/萬科TV/微視
  它脫胎於王石的視博,如今在各大視頻網站擁有獨立頻道,因2013年波士頓爆炸事件視頻走入公眾的視野。它既講述王石和他企業家朋友的故事,也關註萬科公司事件與業主的社區生活;它一改紙媒時代信息和價值觀的單向流動,以參與、分享及互動拉近粉絲和傳播者的距離;它巧妙地傳遞著企業文化,創造力和企圖心卻遠不在此。
  年度最具網絡傳播力電視節目  《漢字英雄》
  提名:《爸爸去哪兒》/《百變大咖秀》/《漢字英雄》/《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國好聲音》(第二季)
  它喚醒人們重新發現、認識漢字和傳統文化之美。它是一檔由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合作出品的節目,從節目形態到傳播渠道都體現了網台聯動的優勢。它以收視率和點擊率雙豐收的成績證明文化有力量、原創有力量,不僅帶火了同名App,還帶動了以寫字板代替鍵盤的新潮流。
  年度自媒體  《羅輯思維》
  提名:《凱子曰》/《羅輯思維》/《每周互聯網茶館》/《三表龍門陣》/《曉說》
  他是視頻網站里的“個體戶”,他是互聯網時代的“說書人”,善於從歷史中整合碎片,挖掘遺珠。他深諳互聯網思維和體驗經濟之精髓,保證將每一個知識點講成故事,保證每一條語音恰好60秒。他趕上了自媒體的好時代,也為自媒體開創了新可能。
  年度城市視頻  《正在消失的羊城》
  提名:《愛在南京》/《愛,在四川》/《印象太原》/《遇見西安》/《正在消失的羊城》
  它是80後本土青年對老廣州的懷念和致敬。它將老照片、手繪漫畫、新聞鏡頭、街頭採訪以及電影片段融為一體,既有紀錄片式的嚴肅和寫實,亦透著80後的叛逆和無釐頭。它以輕鬆的姿態,表達著對城市變遷的惋惜和痛楚。
  中國視頻榜優酷特別大獎
  年度新銳視頻製作人
  提名:暴走漫畫(《暴走大事件》)/飛碟說(《飛碟說》)/耿軍(《鎚子鐮刀都休息》)/顧先揚(《溫暖又舒服的地方》)/淮秀幫(《HELLO甄嬛》)/叫獸(《萬萬沒想到》)/劉循子墨(《報告老闆!》)/羅振宇(《羅輯思維》)/雷磊(《照片回收》)/盧正雨(《嘻哈三部曲》《嘻哈四重奏》《大俠盧小魚》)/盧恆宇、李姝潔(《屍兄》)/《一分鐘性教育》團隊(《一分鐘性教育——給未成年人看的小電影》)/肖央(《老男孩》)/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饅頭日記》)/謝文君(《正在消失的羊城》)
  盧正雨
  (《嘻哈三部曲》《嘻哈四重奏》
  《大俠盧小魚》)
  一手《嘻哈三部曲》,一手《嘻啥四重奏》,清新、勵志加幽默的盧氏風格,讓他擁有百萬粉絲。他是最早從事網絡短片創作的視頻界元老人物,至今不失網絡氣質與新銳精神——他是屌絲時代的絕世高手,在扯與萌間游刃有餘;他是網絡時代的喜劇之王,在喜與悲中收發自如。他一邊致敬一邊顛覆,創造出了帶有個人風範的互聯網喜劇模式。
  2013中國電視紅皮書
  文/陳漠
  一個社會化的綜藝節目,兩部熱播的電視劇,似有還無的電視,方興未艾的趣味。2013年的中國電視在既定格局中緩慢進化,既從外部“拿來”,也在內部“挖潛”,構成了渠道和內容融合、新與舊博弈的形態。
  雖然我們依然在罵它,但中國電視其實比中國絕大多數行業都要上進、創新得多。
  央視努力在改變自己的面貌,衛視形成幾大爭霸的格局,節目(尤其是綜藝節目)不斷在改進、新創,播映方式不斷在融合,反饋、互動、傳播渠道不斷在改變。只因為電視內部有著激烈的競爭,外部面臨巨大的侵蝕,而觀眾則可以隨時用腳投票。
  這是觀眾的幸運,這是我們不多的可以自主掌握的投票選擇。這是電視人的苦惱,他們絞盡腦汁取悅電視機前的人。這也是電視的時代特征,觀眾趣味此消彼長,電視技巧逐漸成熟。
  2013年的中國電視,繼續在既定格局中緩慢進化,既從外部“拿來”,也在內部“挖潛”,構成了渠道和內容融合、新與舊博弈的形態。
  中國綜藝真人秀節目的類型從歌唱到舞蹈、從草根到明星,已經基本上窮盡了棚內節目的可能性,而戶外、專業類則一直在中國不溫不火。
  2013年中國電視節目最大的莫名其妙就是跳水節目。
  4月6日,浙江衛視推出《中國星跳躍》,第二天江蘇衛視則推出了《星跳水立方》。都是跳水,都是明星,唯一的區別是,浙江衛視購買的是荷蘭公司Eyewoks的版權,而江蘇衛視則是德國公司Banijay International的節目版權。有趣的是,之所以沒把同類型的兩檔節目版權都買下,據說是因為荷蘭和德國這兩家公司正在打版權官司。不管怎樣,國內的兩大衛視並不在乎節目對沖,於是從4月到6月我們的熒屏上都水花四濺。
  版權糾紛自然是節目宣傳點,跳水這個新奇的形式也是觀眾關註點,而參與者的各種表現則更是最大熱點。從評委的配置、參與明星的美譽度和含金量,到節目內容的細節展示,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直到5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還有什麼不能娛樂?》,直接對跳水節目表達不滿。
  無論是斥責低俗還是主張觀眾自主選擇,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為什麼要跳水?中國綜藝真人秀節目的類型從歌唱到舞蹈、從草根到明星,已經基本上窮盡了棚內節目的可能性,而戶外、專業類則一直在中國不溫不火。把演藝明星拉到跳水這個專業領域來,造成了明星的草根形式,而跳水節目則既有棚內的調度手法又有戶外的不確定感,在目前的節目水平和選手資源的前提下,跳水節目試圖最大限度地捏合幾種真人秀節目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努力在幾種節目類型的夾縫中找到出路。當然,對觀眾來說,最大的看點除了看明星的業餘表演,也可以看看明星是否整容。對於這種市民化的趣味,我只想說:“說好的比基尼呢?”
  跳水節目不可能像歌唱舞蹈類真人秀節目那樣發掘新星、鞏固成名者的地位,也不可能給予觀眾以娛樂享受,它頂多算一段八卦。可以預見的是,它是毫無延續性的。
  與之相比,唱歌選秀節目算得上是傳統悠久了。專業的人展示專業技能,讓觀眾看看到底誰更專業,這是唱歌選秀節目的核心要義。2013年1月18日開始播出的《我是歌手》第一季捧紅了黃綺珊,2014年1月3日播出的第二季則讓鄧紫棋一炮走紅。
  說鄧紫棋走紅並不准確,她對於內地大多數受眾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粵語地區,尤其是年輕受眾,鄧紫棋已經是個如日中天的名字。她2008年就發行了首張個人EP,併成為當年“叱吒樂壇流行榜”史上最年輕得獎者,據稱她也是在紅磡開滿十場演唱會最年輕的歌手。
  2014年1月3日開播的《中國好歌曲》是另一檔重要的歌唱節目,它利用歌唱節目向來只註重唱而忽視歌的特點而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同時也是央視在真人秀節目中第一次真正建立了社會影響力。
  自從智力競猜類節目式微之後,專業或半專業性質的競技類真人秀節目就風頭不再了。但幾檔有趣的節目在2013年凸顯,8月2日首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其中的翹楚。CCTV-10播出的這檔節目不僅收視率高企,也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讓人驚嘆科教頻道也能做出具備娛樂性的節目。參賽的孩子們讓成年觀眾連聲贊嘆,落落大方的南京選手王笑奕更成為傳播熱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主考官群體陣容強大,包括郎永淳、李梓萌、李文靜等央視主播,他們的形象和語音為這檔節目加分不少。此外,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也收視不俗。
  2014年1月3日,江蘇衛視播出《最強大腦》,自我評價是“國內首檔大型科學真人秀,是一檔傳播腦科學知識、專註腦力競技的節目”。對於國內觀眾來說,其節目形式可算非常新穎。圍繞這檔節目的不僅有著科學性的討論,也有著對教育和社會環境的思考,但對普通觀眾來說,它更像是一個展示奇人異士的獵奇窗口。對泛科學類節目來說,現在的中國缺乏的不僅僅是製作經驗,還有觀眾的接受度。
  2013年,大陸綜藝節目還完成了對臺灣市場的逆襲。《我是歌手》第一季因為集合了林志炫、楊宗緯、彭佳慧、辛曉琪、齊秦等多位臺灣歌手,而在臺灣掀起話題,東森新聞全程轉播總決賽。中天電視也曾播出《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獲得高收視。一向被臺灣綜藝節目影響的大陸,終於也有可以影響臺灣的綜藝節目。但僅僅一年後,大陸綜藝在臺灣的影響力就開始下降,八大電視(GTV)於2014年1月18日開播《我是歌手》第一季,收視不佳,3月29日開播第二季,有待觀望。中天電視播的《全能星戰》同樣收視低迷。有評論指出,感興趣的觀眾已經在網絡觀看過節目,因此影響了收視。(幾大電視臺在YouTube上都有賬號,不要說你們不知道。不過,它們封鎖了港台IP,逼到港台網友要翻牆,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要自由、要美麗、要打拼、要玩鬧的一代人還沒準備好,就要承擔對下一代的責任了。80後成為電視主戰場,但他們的趣味和觀看方式都有著巨大變化。
  2013年中國電視節目最大的意外之喜則是《爸爸去哪兒》。
  作為一檔開始不被看好的節目,《爸爸去哪兒》的確定位尷尬:真人秀?親子節目?競技?廣告商“臨陣脫逃”,播出檔期久定不下,但最終2013年10月11日播出的《爸爸去哪兒》第一集斬獲全國收視率1.1%,份額7.67%,全國第一。第二集直接飆到2.5%,第三、四集破3%,成為所有電視頻道晚10點檔第一個收視率達到3%以上的節目。與此同時,《爸爸去哪兒》參與嘉賓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知名度飆升,微博粉絲數以十萬級起跳,各種話題也在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熱炒。
  有著《變形計》和《我是歌手》混合基因的《爸爸去哪兒》,既汲取了韓國原版的故事性,又在細節上突出了本土化和時代感。靈活的鏡頭總是隨著故事線行走,而剪輯和字幕、音樂的完美融合則讓年輕受眾開懷大笑。有網友搜羅了《爸爸去哪兒》每一集的每段配樂,發現大量來自歐美日韓的流行音樂和游戲動漫音樂,立刻博得了“自己人”的贊美。而萌元素的潛移默化也讓這檔節目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但最讓此節目擁有社會化影響力的是這個節目的人物關係。相比這兩年一直霸占熒屏的個人奮鬥式的選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回到了最核心也是被破壞得最嚴重的人際關係上——家庭。“421”的中國式家庭結構、父親角色的缺位、教育問題、城市漂一代、空巢老人、剩男剩女,幾乎所有的族群和社會話題都能在《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上找到自己的意義,我們因此也發現一直以來湖南衛視引以為傲的年輕觀眾群也到了生兒育女的階段了。
  張亮說過,他身邊有不少同時肩負經濟和精神壓力的80後朋友一直有生育恐懼症,看完節目打電話給他,“有些之前不敢生孩子的都想生了”。中國城市人口構成的主力年齡結構在25歲到40歲,如今這一代人正面臨生育和孩子教育問題。這一代人也在顛覆傳統的現代父子關係。平等、親密的父子情誼正成為新的主流,嚴肅、距離感和控制欲的傳統父子關係不再討喜。
  《爸爸去哪兒》的大電影同樣不被看好,但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全國公映的《爸爸去哪兒》電影版據說最終票房超過了7億。批評者集中火力批評“這能叫電影嗎”,但問題是,購票入場者卻從來沒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批評者的思維方式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的。一款文化產品的衍生物在影院上映,你說它是電影如何,不是電影又如何,影院只是眾多載體中的一種而已。
  同樣,《爸爸去哪兒》推出移動版和網頁版游戲,卻沒有任何游戲評論者發問:“這能叫游戲嗎?”為什麼?因為游戲還不被看做藝術?因為是游戲大家就覺得無所謂,而電影則神聖不可侵犯?
  《爸爸去哪兒》手機游戲的iOS版首周就衝上免費榜第二,而Android版首周就突破下載量1000萬,還不算各種藉著《爸爸去哪兒》搭車的山寨游戲。對玩家來說,他們的問題只是:“為什麼圖標不是森蝶?”
  新的文化正在生髮,只是很多人察覺不到。80後成為電視主戰場,但他們的趣味和觀看方式都有著巨大變化。
  前幾年,《蝸居》和《奮鬥》紅遍大江南北,討論的是80後從進入社會到穩定的過程,而2013年兩部有影響力的電視劇《小爸爸》、《辣媽正傳》討論的則是這一代人為人父母的現狀。9月2日首播的《小爸爸》和9月14日首播的《辣媽正傳》相映成趣,要自由、要美麗、要打拼、要玩鬧的一代人還沒準備好,就要承擔對下一代的責任了。
  這代人面臨的社會壓力和以往不同,而他們對電視節目的觀看方式和參與方式也不同。他們在網絡上觀看電視,在社交網絡上推薦電視,評論、吐槽、點贊、關註、轉發,他們不在乎看的東西被定義為電視還是電影,只在乎是否擁有同樣的趣味:萌、CP、搞笑、變造、同人……以趣味共同體為聯結的人群在一起消費文化產品,無論這個產品是什麼。
  《紙牌屋》是對日漸潰敗的男性氣質回歸的渴望,是對權力美學的崇拜,是揮斥方遒的男觀眾的白日夢。《來自星星的你》則是事業與愛情雙贏的女性主義視角,是女觀眾的白日夢。
  說起來,2013—2014年度最火的電視劇卻並非任何國產電視劇。
  2013年2月首播的美劇《紙牌屋》不僅成了電視界和互聯網界的雙料話題,也成了中國最熱的美劇。2014年2月14日全季放出的《紙牌屋》第二季更是引發了中國收視熱潮,讓美國的評論者也感到納悶:為什麼中國人愛看一部美國政治劇?
  除了《紙牌屋》的劇情和製作之外,它在中國的火爆顯然迎合了當下中國互聯網界浮躁急切的情緒。一個單詞——大數據——正在中國流行,洋洋自得的自媒體、痛苦轉型中的傳統媒體、迫切需要新故事的尋求投資者都在無數個論壇上講過《紙牌屋》的故事,搞得好像他們每個人的額頭上都刻著“我就是Netflix”一樣。
  Netflix、用戶數據、大衛·芬奇、凱文·史派西……這樣的故事已經說得爛俗了,但大數據控沒有回答另一個問題:《鐵杉樹叢》又是怎麼回事?
  《紙牌屋》並不是Netflix最早的所謂“數據挖掘”自製劇,《莉莉海默》才是,而且後來再次大規模“數據挖掘”的《鐵杉樹叢》不但沒有成功,還被批評為2013年最爛美劇。再說了,簽下英劇《紙牌屋》原版改編權的是電影《巴別塔》的製作公司MRC,CEO莫迪·維克茨克公開表示,劇集的誕生源於公司一名實習生的推薦。所以,實習生比大數據更重要?
  《紙牌屋》根本就是一次營銷的神話,而不是大數據的神話,這是一次典型的先成功然後倒找起因的成功包裝。當然,我這麼說並非指《紙牌屋》不好,它和國產電視劇的區別正如同Google和國內那些論壇上唾沫飛濺吹捧大數據的網絡公司的區別。
  正當《紙牌屋》的暗黑範兒統治屏幕的時候,一部清新可人的韓劇開始了它的浸潤。
  《來自星星的你》(以下簡稱“星你”)怎麼看也不像是可以全民追捧的樣子,而韓劇在中國觀眾的認知中早已有了刻板印象:唯美、冗長、狗血。但“星你”有一個很好的基礎,2013年另一部在中國熱播的韓劇《繼承者們》把“長腿歐巴”這個概念植入年輕(女)觀眾的潛意識。李敏鎬在春晚的登臺宣示著新一代韓國男星的美學標準正式向中國輸出,之後他又和阿裡巴巴合作,出現在隨處可見的路牌廣告上。但摘果子的並不一定就是種樹的,金秀賢笑到了最後——對了,“長腿歐巴”是輕易不笑的。
  “星你”和《繼承者們》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依然是韓劇的刻板印象,只能吸引部分忠實粉絲,而“星你”則有很大的揚棄。“星你”維持著“長腿歐巴”的冷艷形象,從《繼承者們》那裡笑納了韓劇忠粉的擁護,又加入全智賢這樣的知名度、美譽度俱佳,又不惜腦洞大開的女神,立刻俘獲了向來對韓劇不太感興趣的男性觀眾。正如奧巴馬和希拉里的宣戰策略一樣,“星你”在人物配置上就最大限度地吸引到觀眾。
  而故事模式依然傳統,但“星你”的情節緊湊(在韓劇中),每集都有事件推動(對於韓劇這已經是驚喜了),很好地改善了韓劇的觀看疲勞症。對比《繼承者們》的20集,“星你”21集的長度可以說是戲劇衝突相當密集了,基本上沒有隻靠擁抱、對視和音樂來消耗時間的地方。說起來,“星你”不算是典型的韓劇,這個劇本拍成美劇依然可以成立,譬如《當莎莉遇到哈利》那樣的歡喜冤家類型。
  再回溯“星你”的走紅,我們會發現,社交網絡和個人口碑傳播是最重要的推動力。從明星微博、個人微博的各種花痴,到國內一眾互聯網公司集體跟進,在自家產品里埋入彩蛋,比如微信的“炸雞和啤酒”,“星你”成功示範了互聯網傳播的途徑。當然,這又是一個先有成功然後倒找起因的故事,相信此後的各種論壇上我們又會看到額頭上刻著“來自星星的你”的各色人等。
  《紙牌屋》和“星你”分別戳中了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的痛點。《紙牌屋》是對日漸潰敗的男性氣質回歸的渴望,是對權力美學的崇拜,是揮斥方遒的男觀眾的白日夢。“星你”則是事業與愛情雙贏的女性主義視角,是女觀眾的白日夢。你要權力便給你權力,你要愛情便給你愛情。它們都是極為傳統的戲劇模式,精美、可控,再加入現代的時尚元素調色,成就了男女觀眾各自夢想的美學範式。關於兩部劇的具體評述,可參見《新周刊》iPhone客戶端最新一期報道,不再贅述。
  順便提一句,兩部劇都有主角“打破第四面牆”直面觀眾的間離效果。中國電視劇導演們可以抄起來了,在你們的婆媳劇里也讓主角吵著吵著轉過來對著鏡頭說話吧,不用謝。
  這是新受眾、新渠道、新內容的融合,永遠不要忽視新文化和新方式的演進。從大屏到小屏,電視在慢慢地完成它的嬗變。
  無論2013年熱的是節目還是電視劇,它們都離不開一個引爆點:網絡。
  很難想象,親子節目會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萌到一臉血的蘿莉和二次元風格的字幕、音樂立了大功,CP控和同人控完成了對任何節目的侵略。很難想象,電視節目會衍生出電影乃至游戲(游戲內購的豪華寶石包價值198元),泛文化產品消費者願意為這些新興渠道埋單。很難想象,一個香港年輕歌手會引發全民熱潮,年輕人樂於向中年人推介他的各種資訊,後喻文化和並喻文化在社交網絡上有著最低廉的成本。很難想象,中國的電視觀眾會樂於觀看需要大量深奧背景知識的美國政治劇,互聯網的開源和共享特性讓語言和知識不再成為壁壘。很難想象,韓劇再次樹立美學範式,由時尚博主和淘寶達人所歸納的各種資訊成為了人人即插即用的時尚指南。
  鄧紫棋的YouTube個人頻道擁有6000萬點擊量(2012年數據),是所有華人歌手藝人之最,當然,她也有自己的手機應用。與其說《我是歌手》發掘了舊歌手的新面貌,倒不如說迎合了新受眾對新歌手的喜愛,這從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果上可以看到——舊歌手所對應的舊受眾缺乏行動力,他們永遠不如新受眾那麼有激情也有能力去主動傳播。而“星你”成為全民熱潮之餘,二千和都教授的妝容服飾也在淘寶上成為一時之新。
  這是新受眾、新渠道、新內容的融合,永遠不要忽視新文化和新方式的演進。從大屏到小屏,電視在慢慢地完成它的嬗變。
(編輯:SN0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kamlj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