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忠誠衛士”專項基金聯合組織發起的圓“中國夢”,獻“關愛心”活動在青海省西寧市正式開啟。
  在為期十幾天的愛心活動中,“圓夢”團隊將走訪青海貧困山區的貧困老人、貧困學生及邊防戰士,為他們送去棉被、棉衣、手套、鉛筆、書包、體育用品等數百件捐助物資。而青海只是“圓夢團隊”此行的第一站,未來還將有更多貧困地區的人們從這次活動中感受到溫暖。
  作為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副秘書長、“忠誠衛士”專項基金秘書長許鈞在活動啟動儀式上發言指出:“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動員社 會團體、企業及全社 會有愛心的人士加入圓中國夢、獻關愛心活動。我們將節省下來的每一塊錢積攢起來,發動全社 會用實際行動來幫助貧困山區的人們。正如習總書記在2015年新年致辭中講到的,我們不要忘記還有貧困的人們在等待我們幫助,一個人的力量和財力是有限的,億萬人的力量是無限的,希望所有對國家、對社 會、對人民有責任感、有愛心的認識都能加入進來。”
  在獻“關愛心”的過程中,隨團跟行的攝製組將全程記錄這一送溫暖的過程,並將每一次慰問活動製作成長達20分鐘的紀錄片。談及拍攝紀錄片的目的,《民生周刊》雜誌社影視中心副主任嚴煒解釋稱,一方面是為這次活動保留下珍貴的影像記錄,另一方面隨著紀錄片在多媒體平臺上的展映,可以號召更多的社 會愛心力量加入進來,為學子圓夢、農民圓夢、戰士圓夢、貧困地區圓夢提供跟多的機會和渠道。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 治部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田美榮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作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戰士,很榮幸很夠參加這次獻愛心活動。她將用自己的演出來撫慰、鼓勵需要關愛的人。
  1月9日上午,“圓夢”團隊來到了此次公益之行的第一站——西寧市湟中縣,看望了這裡的貧困老人及貧困學生,並捐獻了物資。
  湟中縣位於青海省東部,縣城魯沙爾鎮距西寧市25公里,境內聚居著漢、藏、回等多個民族,2014被列入國家級貧困縣名單。由於氣候、地質條件原因,湟中縣人均耕地不足2畝,且產量不高,只能滿足農民自家口糧,收入所剩無幾,因此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較多,這也造成了縣內許多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在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捐助時,許鈞表示,2005年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部、農業部、文化部等多部委聯合開展的“中國校園健康行動”,其目的就是通過整合社 會資源,搭建關愛平臺,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 會教育的有機結合,進一步營造全社 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此次“圓中國夢,獻關愛心”活動慰問留守兒童,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社 會的關愛,希望能夠從一個小的側面彌補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的缺憾。
  除金橋小學外,“圓夢”團隊還走訪了湟中縣靜房村健力寶希望小學,併為那裡的孩子送去了學習用品和衣物。與金橋小學相比,這兩所學校的條件更加艱苦。靜房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差。群加小學由於距西寧市區較遠,且地處山區,因此成為湟中縣唯一一所還未鋪設互聯網的小學。
  在慰問過貧困學生及貧困老人後,“圓夢”團隊來到了青海省武警海東支隊某守衛中隊。
  接受“圓夢團”慰問的該守衛支隊地處大山深處,常年與世隔絕。戰士們生活條件艱苦,至今吃不上自來水,只能靠運輸車將水運到連部,儲存在水窖里。除了吃水難,還有用電難。由於電力不足,連部經常停電,電視、冰箱、電爐等用電設施不能同時使用,一旦遭遇停電戰士們就只能在野外生火做飯。
  如果說物質生活條件的匱乏戰士們還能忍受,那麼精神生活的寂寞則更考驗他們的意志力。據武警海東支隊副支隊長張韜介紹,訓練、站崗之餘,戰士們的業餘生活只有讀書、種菜、養殖,每晚7點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甚至成了這群年輕戰士的“娛樂節目”。該守衛中隊的另一處連營甚至連手機信號都接收不到,戰士們每逢節假日只能步行到山下的連隊給家人打電話,一來一去就走出了十幾公里。
  武警海東支隊宣傳股長齊軍軍對此次前來慰問的“圓夢”團隊表示感謝,並希望更多有責任的社 會愛心團體到大山裡來慰問戰士,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讓戰士們體會到自己駐守崗位的光榮。  (原標題:“圓中國夢,獻關愛心”活動在青海開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kamlj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